心闻速递

我校开展《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实施方案》解读与“谈心谈话”技能培训

发布日期:2025-10-29 16:16:52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32


10月28日下午14:30,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教育中心”)在电子图书大楼成功举办《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实施方案》解读“谈心谈话”技能培训。校党委副书记李世欣、学生处处长廉有轩,各院部党总支书记、心理辅导站站长/副站长及全体辅导员共同参与了此次培训,培训由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主持。

image.png

培训伊始,张主任明确了本次培训的三大核心要点:一是帮助全体参会人员准确理解《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与实践要求,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构建清晰的行动框架;二是帮助辅导员掌握与重点关注学生谈心谈话的专业技巧,提升沟通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三是围绕辅导员能力素质大赛的相关要求,提前做好技能储备与准备工作,助力辅导员在赛事中展现专业素养。

在《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实施方案》解读环节,心理教育中心李承泽老师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真实案例,从多维度进行了深入讲解。他首先分享了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的关键数据,通过数据呈现新生群体的心理状态特点,为后续针对性开展心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随后,他明确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强调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性,需清晰地明白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转介等流程;最后,他详细解读了学校构建的“四级预警机制”(宿舍-班级-院部-心理教育中心/学校),清晰梳理了各层级在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协同配合方式,确保一旦发现心理危机线索,能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

image.png

解读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李世欣发表讲话。他高度强调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各院部书记、辅导员要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针对后续工作,他提出明确要求:各院部要多组织“动起来”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融入集体,在活动身体、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缓解心理压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从源头上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image.png

培训的第二个环节聚焦“谈心谈话”技能提升,由心理教育中心刘孝华老师主讲。刘老师以“精准沟通・有效共情・解决问题”为主题,结合自身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与典型咨询案例,从三大方面向参会教师传授实用技巧。其一,明确谈话目标,强调在与学生谈话前,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谈话的核心目标,避免谈话流于形式;其二,做好背景调研,谈话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情况、近期经历等信息,为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找到谈话切入点奠定基础;其三,营造安全氛围,通过平等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的姿态、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进而实现有效共情,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刘老师的讲解生动具体、案例鲜活,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操指导,让在场辅导员受益匪浅。

image.png

培训接近尾声时,中专教学部陈玲玲书记与电子工程学院李玲玲书记分别代表院部发表培训感想:

中专教学部陈玲玲书记坦言,自己始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抱有高度关注与担忧,为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她坚持每天深入学生宿舍,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细致观察学生的眼神状态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只有确认每一位学生都状态平稳,我才能安心回家。”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学生的牵挂与负责的态度,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电子工程学院李玲玲书记则从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感慨道:“辅导员作为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一线工作人员,日常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处理各类心理相关问题,工作强度大、责任重,确实非常辛苦。但每当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同时,她还结合一线工作经验提出建议:希望学校能开展针对辅导员的心理沙龙等活动,为辅导员提供情绪疏导、经验交流的平台,帮助辅导员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从而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

此次培训的开展,不仅让全体学生工作者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有了更系统、深入的理解,也显著提升了大家与学生沟通的专业技能,为我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