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功举办了“身心同行,活力青春”心理运动会。本次活动以趣味游戏为载体,融合心理学知识,吸引了全校1500余名师生相聚于此,通过“创意击掌”“OH卡牌解读”“沙盘分析”等十余项特色项目,在欢乐里探索自我、收获心灵成长。
创意击掌——开启温暖互动
“创意击掌”环节充满欢乐与创意,老师与学生们展现出独特的击掌动作,在笑声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探心知理——探索心理宝藏
通过心理知识竞答,在知识学习方面,学生们接触到了丰富多元的心理学知识;在能力提升上,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能力的锻炼中成长,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场心理咨询——照亮心理迷雾
现场心理咨询区域,就像一处宁静的港湾。同学们手持问卷认真勾选,从学习表现、社交互动、生活挑战等多个维度,对自身的状态展开全面评估;心理老师耐心倾听着同学们的每一个困惑,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话语,为大家拨开心灵的迷雾。
沙盘分析——看见无意识语言
沙盘中,参与者通过摆放沙具展现内心情景。某位参与者摆出“孤岛与桥梁”,隐喻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引发周围同学共鸣。
曼陀罗绘画——感受内心的宁静
静下心来涂绘曼陀罗,参与者反馈:“专注勾勒图案时,烦恼自然消失了。”正是体现了注意力集中与冥想效应,在进行重复性绘画时,人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绘画的动作和图案上,这种专注可以帮助人们排除外界干扰和杂念,使大脑进入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从而触发放松反应。
“OH卡牌”解读——投射内心世界
随机抽取的OH卡牌成为自我探索的镜子。有同学从“沙漠中的绿洲”卡牌中联想到学业压力下的希望,老师点评:“潜意识通过图像浮现,是自我觉察的钥匙。”
职业兴趣观及释义——定位未来方向
通过霍兰德兴趣岛游戏,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发现潜在职业偏好,通过趣味测试和情景模拟,初步了解自身职业倾向,为未来规划提供方向。
Stroop挑战赛——认知与专注的较量
当文字语义与颜色信息相互矛盾时,大脑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协调处理,这也让学生们明白,在面对复杂问题或多种信息干扰时,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注意力和调整认知策略的重要性。
重拳出击——合理释放压力
戴上拳击手套击打沙袋的环节排起长队。心理老师现场讲解:“适度肢体宣泄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并配合正念呼吸调节情绪,能达到更好的宣泄效果”。
投壶与汉诺塔——认知能力训练
传统投壶考验专注力,汉诺塔游戏则锻炼逻辑思维。一位参与游戏的学生表示:“心理学证明,抗干扰能力和分步解决问题技巧同样适用于学习。”
匿名留言墙和即时反馈信箱——匿名倾诉秘密
留言墙上贴满了同学们的心声,有烦恼也有祝福,为学生提供了倾诉的平台,也成为校园里温暖的一角。即时反馈信箱,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对留言内容进行针对性解答,为师生提供情绪宣泄与心理支持的平台。
这场充满爱与温暖的心理运动会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转化为可体验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欢乐中学会情绪管理、提升自我认知,在游戏中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内心世界,学会自我关怀与成长。
心理运动会闭幕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对本次心理运动会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计划未来将持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将运动会的成功经验延伸至日常心理服务中,助力学生构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